目標確定!2024年昆明重點做好八方面工作
- 時間:2024-01-18
- 來源:
- 瀏覽:228
來源:昆明信息港
1月17日,昆明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開幕,市長劉佳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
報告指出,2024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做好今年工作至關重要。今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建議為:地區生產總值(GDP)增長5%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7%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3%,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經濟增長同步,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降低完成省下達目標。
2024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
2024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認真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深入落實省委十一屆五次全會、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決策部署,按照市委十二屆六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牢牢把握推動昆明高質量發展的努力方向,強信心、穩預期,強產業、增效益,強動力、添活力,強保障、守底線,強民生、促穩定,奮力加快“六個春城”建設,努力當好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排頭兵,推動中國式現代化昆明實踐邁出堅實步伐。
實現上述目標,要認真貫徹新時代做好經濟工作“五個必須”“三個統籌”的重要要求,抓住一切有利時機,利用一切有利條件,看準了就抓緊干,干了就要干出成效,努力以自身工作的確定性應對形勢變化的不確定性;要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持續壯大“三大經濟”,加快市場化、產業化、法治化、生態化、數字化進程,著力守底線、穩支撐、增動力、上臺階,高質量完成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
為此,要重點做好以下八項工作:
大抓產業、主攻工業,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統籌推進工業強市、貿易富市、旅游興市、金融活市,在“8+N”重點產業鏈建設上持續發力、精耕細作,不斷夯實高質量發展的產業支撐。
推動新型工業化發展。聚焦興實體、強制造、抓創新、育集群、促融合,實施“四大工程”,努力在全省推進新型工業化中干在實處、走在前列。實施存量優化工程,啟動工業技改、技術創新項目100個,推動化工、冶金、非煙輕工、煙草及配套等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實施增量優質工程,加快云南裕能(二期)、環宇智能科技產業園等50個重大項目建設,力爭先導新材料、旭合光伏等30個項目建成投產,確保工業投資增長15%。發展壯大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材料、先進裝備制造等新興產業,對全市工業形成有力支撐。實施前瞻布局工程,加快人工智能技術應用示范,承接人工智能產業轉移。超前謀劃布局生命科學、新型儲能、智能交通等未來產業,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實施數字賦能工程,做好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工作,聚焦化學新材料等5個試點細分行業,打造市級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1個,培育10戶市級以上數字化轉型標桿企業,120戶中小企業達到數字化測評二級水平以上,中小企業上云數達3000戶。加快算力中心建設,引進算力相關企業3戶以上,拓展“算力+”行業應用10個以上,確保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營業收入增長10%以上。
擴容升級現代服務業。推動物流產業轉型升級,推進3個國家級物流樞紐建設,實施18個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重點項目,大力發展跨境物流、冷鏈物流、智慧物流等,確保物流總收入達3500億元。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確保金融業增加值增長5%左右。打造“金融驛站”不少于38個,力爭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達到1000億元以上,“三農”貸款余額達到5000億元以上,綠色信貸余額達到3000億元以上。加大上市企業培育力度,力爭上市掛牌企業突破180家。穩步推進數字人民幣試點推廣應用。大力發展會展經濟,打造“會展之都”。深入實施旅游興市“七大行動”,確保接待游客人次、旅游收入均增長10%。推動總部(樓宇)經濟提質升級,打造特色樓宇集群,新增總部企業5家。
打造產業轉移新高地。加快昆明承接產業轉移園區、磨憨沿邊產業園區建設,深入推進“四區”聯動發展,依托滬滇臨港昆明科技城等平臺,引進一批行業龍頭企業、重大產業項目,打造多條具有標志性的產業鏈和產業集群,有力有序有效承接產業轉移。深入實施開發區振興三年行動,加快水、電、路、氣等基礎設施建設,推進“訂單式”標準廠房建設,堅持大園區承接大產業,小園區發展特色產業,確保開發區工業總產值增速高于全省開發區平均增速,力爭國家、省級開發區畝均產值分別達到400萬元、300萬元以上。
提高科技創新驅動力。堅持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深入推進“七大攻堅行動”,完善科技型企業梯度培育機制,確保高新技術企業總量達到2300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業達到700戶以上,新認定國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50戶。深入實施高層次人才“春城計劃”,爭取國家、省級外專引智項目8個,新增省級重點實驗室5家、院士專家工作站10家、市級中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30人。打造昆明青年工作特色品牌,為全國建設青年發展型城市貢獻“昆明經驗”。開展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標準化城市建設試點。深入實施質量強市戰略,扎實開展質量提升行動。推動滇中新區未來交通科學城項目納入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強化科技服務,提升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強度,促進“三鏈”融合,力爭技術合同成交額達87億元以上。
穩中求進、擴大內需,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堅定不移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更好發揮消費基礎作用和投資關鍵作用,形成消費和投資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
持續擴大有效投資。堅持“項目為王”,滾動實施“五個一批”項目,開展項目建設攻堅年行動,完善項目謀劃、引進、開工、投產、儲備等工作機制,加大前期工作和要素保障力度,爭取納入省級重大項目270個以上。實施市級重大項目500個,推動孚能科技、中糧油脂等200個項目開工建設,加快第十五水質凈化廠、富民抽水蓄能電站等260個在建項目建設,做好滇中東盟國際物流園等40個項目前期工作。持續優化投資結構、拓展投資空間,產業投資增長10%以上。全力擴大民間投資,引導民間投資積極參與交通、市政、環境、水利等領域項目建設,力爭民間投資占全部投資比重達45%以上。
推動消費快速增長。深入實施促消費“六大行動”,加快培育區域性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組織開展彩云消費博覽會等促消費系列活動,充分挖掘汽車、家電、成品油等大宗消費品潛力,大力推動數字消費、綠色消費、健康消費,積極培育智能家居、文娛旅游、體育賽事、國貨“潮品”等新的消費增長點。大力發展假日經濟、夜間經濟、銀發經濟。支持老字號企業開拓市場。推進南屏步行街、盤龍聯盟等智慧商圈試點建設。打造10個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完善縣域商業體系,釋放農村消費潛力。打響“放心消費在昆明”品牌,持續提升恒隆、同德、順城等重點商圈,營造高品質消費環境。
加大產業招商力度。堅持“一把手”招商不動搖,常態化開展招商引資推介活動,提升精準招商、以商招商、產業鏈招商水平,圍繞“8+N”重點產業鏈,策劃包裝不少于100個投資體量大、帶動能力強、市場前景好的產業招商項目。建立“鏈主企業+市級部門+縣區”招商模式,用好區域協調發展“1+2”制度,集中力量引進一批產業鏈關鍵環節和上下游配套企業。加大對僑臺招商力度,借助東盟華商會、云臺會等平臺,全方位推介昆明、磨憨,吸引更多僑商、臺商到昆投資。選聘高水準的產業招商投資顧問,完善招商考評體系,提高招商引資項目落地率、資金到位率、竣工投產率。引進億元以上省外產業項目160個以上、10億元以上項目20個以上、“三類500強”投資產業項目50個以上。引進省外產業到位資金增長20%以上、實際利用外資增長10%以上。
完善功能、提升品質,持續改善城鄉環境面貌
堅持城鄉融合發展,大力提升規劃建設管理水平,不斷完善城鄉配套設施,努力實現“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鄉村讓人們更向往”。
嚴格落實城鄉規劃。繼續做好《昆明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昆明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報批工作,爭取早日獲批。加快推進磨憨—磨丁合作區控制性詳細規劃修編,開展城市“西拓”發展規劃研究、詳細規劃編制技術提升等工作。嚴格落實“三區三線”,充分運用好縣區國土空間規劃成果,加快鄉鎮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加強村莊規劃編制審批入庫和實施管理,確保規劃成果入庫率達100%。嚴格落實規劃各項約束性指標和管控要求,把規劃藍圖變成發展實踐,為昆明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推進晉易、烏祿、尚磨高速前期工作,加快建設福宜高速,確保三清高速(昆明段)全線通車,市域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突破1300公里。新建、改建農村公路200公里,實施村道安全生命防護工程300公里。新建輸電線路655公里。提速推進渝昆高鐵(昆明段)、長水國際機場改擴建、昆明鐵路樞紐西客站、地鐵在建項目等重點工程建設。力爭上半年實現東川港投入運營。持續推進滇中引水工程、羅泊河水庫等重大水利項目建設,加快烏東德翻壩轉運設施項目建設。
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推進保障性住房、“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城中村改造建設,實施44個城中村改造、完成982個老舊小區改造,建設、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9000套,啟動城市體檢五年綜合評估工作,努力建設宜居、韌性、智慧城市。全力攻堅推進巫家壩片區開發建設。開展雨污分流改造提升“回頭看”,圓滿完成三年行動。完成海綿城市建設26平方公里。建成35條城市道路、整治80條城市道路,新增機動車停車泊位1.2萬個。鞏固提升國家衛生城市、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成果,常態化開展城市品質提升“七大行動”,讓精細化管理落實到城市的每一個角落。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打贏農村居民和脫貧人口持續增收三年行動收官戰,脫貧人口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全國農民收入增速,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做好“土特產”文章,大力發展現代設施農業,不斷壯大花卉等特色優勢產業,扎實推進高原特色現代農業博覽園建設,新增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60家,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增長4.5%以上。大力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確保農產品加工業與農業總產值之比不低于2.7:1。學習推廣“千萬工程”經驗,打造昆明和美鄉村品牌,爭創省級鄉村振興示范村10個,評選市級鄉村振興示范村100個。深入推進鄉村建設,新打造省級綠美鄉鎮10個、綠美村莊16個、森林鄉村10個。新建、改建農村衛生公廁100座、衛生戶廁1.3萬座。開展139個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實施20座病險水庫除險加固,提升2萬農村人口供水保障水平。
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充分激發經濟社會活力
堅持解放思想、與時俱進,推進深層次改革,擴大高水平開放,不斷增創高質量發展新優勢。
推動更深層次改革。聚焦“管理、發展、脫困、改革”,深入推進國企國資改革發展。深化財政管理改革,健全現代預算制度,加強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落實共同財政事權分類轉移支付改革。持續深化市場準入效能評估工作,深度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推動國務院新一批改革試點經驗在自貿試驗區昆明片區落地實施。支持滇中新區深化改革先行先試,打造全省創新策源地。推進工業項目“標準地”改革,不斷提高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優化政府職責體系和組織結構,平穩有序推進政府機構改革。統籌推進生態文明、科教文衛、產業工人、供銷社等各項改革取得新成效。
推進更高水平開放。圍繞打造開放樞紐、構建開放平臺、建設開放支點,實施口岸建設與發展三年行動,加快中國·昆明國際陸港建設,構建多式聯運體系。推動磨憨國際口岸城市建設提速提質提效,加快國際集貨交易物流園等121個重點項目建設,推進磨憨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建設,力爭磨憨口岸進出口貨物總量達900萬噸、貨值達500億元。穩住外貿基本盤,以抓規模、調結構、增份額為主線,積極發展加工貿易、邊境貿易、轉口貿易,大力發展跨境電商、服務貿易、數字貿易等新業態新模式,推動內外貿一體化發展。辦好2024中國國際友好城市大會等活動,拓展與國際友城的務實合作,鼓勵和支持民間對外交往。
打造更優營商環境。以經營主體獲得感為評價標準,大力推進行政審批標準化、政務服務便利化、網上辦事智能化、市場監督精準化,在安寧、經開、高新開展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工作,加快昆明中央法務區建設,做好12345熱線數智化改革試點工作,全面建成全省營商環境綜合示范區。持續開展“三個聽取、三進服務”“我陪群眾走流程”等活動,做到“有訴必應、接訴必辦”。將“遠程異地評標工位制”試點工作打造成“昆明經驗”,持續降低招投標交易成本。深化“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主題事項不少于40個,新增“e辦通”不少于200臺,重點項目投資服務幫辦代辦率達100%,打造“四季如春營商環境”新名片。
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編制《昆明都市圈發展規劃》,充分發揮昆明都市圈輻射帶動力,引領滇中城市群協同發展,以實際行動踐行“強省會”要求。深入實施“八大行動”,力爭滇中新區實現爭先進位。推動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建設,統籌推進“五城共建”,打造一批和諧宜居、特色鮮明、富有活力的現代化新縣城。
大力發展民營經濟。貫徹落實《昆明市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條例》,制定實施配套辦法,清理規范涉及民營企業的政策文件,維護民營經濟組織合法權益,常態化開展溝通交流,傾聽民企聲音,解決實際困難,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力爭民營經濟增加值達3350億元。堅持“外引新量”與“內生增量”并重,推動經營主體“擴量”向“提質”轉變,走好經營主體“培多、做大、促活、育強”之路,凈增企業10萬戶以上,其中“四上”企業600戶以上。
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堅持保護為先、治污為重、擴綠為基、轉型為要、發展為本,堅定不移走生態綠色高質量發展之路。
深入推進環境污染防治。打好藍天保衛戰,確保空氣質量優良率達98%以上,環境空氣質量達到國家二級標準,空氣質量穩居省會城市前列。打好碧水保衛戰,貫徹執行新修訂的《云南省滇池保護條例》《云南省陽宗海保護條例》,確保滇池全湖水質穩定達到Ⅳ類、陽宗海水質穩定保持Ⅲ類。國控、省控地表水斷面達到考核要求,云龍水庫等7個水源地水質穩定達到地表水Ⅲ類。打好凈土保衛戰,深入推進重點行業、重點區域重金屬污染防治,磷石膏綜合利用率達70%。啟動噪聲污染防治三年行動,解決群眾身邊突出噪聲問題。高標準、嚴要求持續推進環保督察問題整改。
強化生態系統修復治理。圍繞“一核兩片三區”水土流失防治總體布局,加快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重大工程。爭取申報滇池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項目。修復歷史遺留礦山600畝,治理水土流失200平方公里。深入開展國土綠化行動,鞏固提升森林城市創建成果,完成林草生態修復保護50萬畝、義務植樹1150萬株。加快國家植物博物館建設?;I備辦好生物多樣性國際論壇,持續拓展COP15后續效應。深入推進滇池沿岸重點鄉村改造提升,拓寬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路徑,著力打造滇池沿岸大生態、大濕地、大景區,讓五百里滇池的美麗畫卷早日重現。
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搭建“昆明碳中和中心”平臺,推進“碳惠春城”試點工作,打造綠色低碳發展“昆明模式”。加快推進“無廢城市”和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重點城市建設。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啟動超300萬千瓦的新能源項目建設。組織開展“零碳園區”創建,有序推進產業園區綠色低碳循環化改造。倡導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營造人人參與低碳生活的良好氛圍。
塑造公園城市優美形態。高質量編制公園城市建設中長期規劃,建立健全公園城市建設三級規劃體系。持續推動“口袋公園”建設,構建“串珠成線”“織線成錦”的城市公園格局。加快推進機場高速綠化景觀提質、環湖公路面山修復、大灣山片區生態修復等重點項目建設。積極探索“公園+”多元融合發展模式,繼續推進綠地開放共享。加快滇池綠道外海段建設,著力打造最美生態廊道。做好2024年世界園藝博覽會昆明展園建設工作。
補齊短板、共建共享,穩步提高群眾生活水平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辦好年度10件惠民實事,健全公共服務體系,提高公共服務水平,不斷增進民生福祉,扎實推進共同富裕。
大力促進就業創業。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加強困難群體就業兜底幫扶,推動高校畢業生、返鄉農民、退役軍人、城鎮困難人員實現更充分、更高質量就業。全年提供有效就業崗位15萬個,城鎮新增就業14.5萬人,保持“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守住千家萬戶的幸?!暗拙€”。實施“就業見習萬崗募集計劃”,募集就業實習崗位1萬個以上。支持和規范發展新就業形態,依法保護勞動者權益。全面提升基層公共就業服務質量,推進青年大學生創業園、新型創業創新孵化園區建設,做大做強“春城創業”系列品牌。
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深入實施全民參保計劃,確保全市基本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507萬人、152萬人、181萬人,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586萬人以上。堅持把門診共濟、信用就醫、長期護理保險試點、出生即參保等惠民舉措辦實辦好,常態化開展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進一步減輕人民群眾就醫負擔。打好DRG付費改革收官戰。健全完善社會救助制度,推動社會救助擴圍增效。落實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推動“一老一小”整體解決方案落地實施,力爭普惠性養老床位不少于2000張、適老化改造不少于1200戶,每個縣(市)區至少建立1個示范性托育服務機構。
辦好人民滿意教育。堅持“三個優先”,落實“兩個只增不減”,實施“八大提升行動”,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深入實施“十百千名師工程”,新組建市級名師工作室30個、名校長基地10個,引進名師、名校長70名。大力改善學前教育結構,新增公辦學位不低于新增總學位的65%。加快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力爭2個縣通過國家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評估。制定新優質學校成長發展規劃,集團化辦學提供的優質學位占全市公辦學位數達45%以上,辦好群眾家門口的“好學?!?。實施職業學校辦學條件達標工程,加快推進“雙優”“雙高”建設,爭創省級優質中職學校2所、優質專業3個。開展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專項行動,健全“四位一體”工作體系,“五育并舉”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培育2個云嶺思政教育品牌,新增市級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學校不少于25所,建設勞動實踐示范學校90所。支持特殊教育向學前、中職延伸,推進金殿專門學?!耙恍蓞^”建設。
守護人民生命健康。推進健康昆明行動,14個縣(市)區健康縣城建設全面達標。加快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試點和縣域醫共體建設,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均衡布局。積極配合推進心血管病、呼吸、腫瘤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力爭市二院新院建成投入使用,加快市疾控中心應急能力提升、市兒童醫院(二期)、昆明磨憨醫院等重點項目建設,提升傳染病監測預警和應急處置能力。推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升發展,力爭全市90%的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達到國家基本標準、60%的鄉鎮中心衛生院達到國家推薦標準。推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提質增效,全市50%以上的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達到示范標準。實施地方中醫流派傳承創新發展項目,促進中醫藥事業高質量發展。推進醫療機構加強管理、提升質量、爭先進位,保證人民群眾獲得高質量、有效率、能負擔的醫療服務。
促進文化體育發展。推動文化強市建設,加快推進“可感可觸”的城市文化建設“五個一批”項目落地見效。策劃成立影視劇本孵化中心,積極發展影視產業。全方位加強城市宣傳營銷,高質量辦好第三屆全民閱讀大會、2024中國網絡媒體論壇、“創意昆明”、春城文化節等活動。充分挖掘和用好鄭和、聶耳、西南聯大等文化品牌,擦亮滇池、鮮花、紅嘴鷗等城市名片,講好昆明故事,全面展示“六個春城”新形象,讓昆明成為“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的核心體驗地。繼續推動石寨山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重點實施文物保護利用項目10個,啟動實施第四次全國不可移動文物普查。加強非遺保護和傳承。夯實競技體育基礎,加快推進昆明新體育中心、體育公園等項目建設,新增全民健身基礎設施村級項目30個、健身路徑90條。舉辦春城體育節等全民健身活動150場以上,持續提升昆馬、環滇自行車賽等品牌賽事的影響力。
守住底線、防風化險,確保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深入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風險隱患,統籌做好各方面各環節安全工作,以高水平安全服務高質量發展,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
守住安全穩定底線。啟動推進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扎實開展安全生產風險專項整治,加強交通運輸、建筑施工、城鎮燃氣、消防等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監管,堅決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加強食品藥品監管,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完善協同高效應急救援體系,加強應急物資保障能力建設,全面提升防災減災抗災救災能力。加快500千伏草鋪擴變增容等電網工程建設,加強油氣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確保能源安全。嚴格落實糧食安全責任,加強耕地保護,嚴守耕地紅線,守住糧食安全底線。持續做好抗旱保供水工作,守住城鄉供水安全底線。
防范化解重大風險。規范政府舉債融資行為,盤活各類資產資源,有效化解政府債務,加強國企及平臺公司債務風險防控,健全監測預警防控機制,嚴厲打擊非法集資,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強化支出預算執行,持續推動財力下沉,提升統籌保障能力,兜牢兜實“三?!钡拙€。持續抓好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工作,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
抓好社會治理創新。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完善社會矛盾糾紛多元預防調處化解綜合機制,加強和改進新時代人民信訪工作,深入推進信訪工作法治化試點。鞏固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城市創建成果,不斷完善基層治理體系。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持續深化普法強基補短板專項行動,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努力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昆明。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各項工作的主線,以“石榴紅”“枝繁干壯”工程為牽引,全面推動新一輪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創建工作。依法加強宗教事務管理,實施“潤土培根”工程,推進我國宗教中國化的昆明實踐。加強國防動員和后備力量建設,爭創第十二屆全國雙擁模范城。
增強本領、改進作風,努力建設人民滿意政府
做好政府各項工作,關鍵要牢記“三個務必”,著力加強政府自身建設,不斷提高政府治理現代化水平。
筑牢忠誠之基。堅持把講政治貫穿政府工作始終,鞏固拓展主題教育成果,深刻認識“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胸懷“國之大者”,強化省會擔當,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好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決策部署。
恪守為民之責。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任何時候都把人民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堅持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問效于民,用政府的“辛苦指數”換取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
厲行法治之舉。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忠實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職責,扎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不斷提升行政執法質量,持續深化政務公開,切實做到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積極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主動接受社會和輿論監督,高質量辦好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支持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各民主黨派、社會各界人士為昆明高質量發展把脈問診、建言獻策。
發揚實干之風。堅持把抓落實作為政府工作的生命線,大力弘揚“四下基層”優良傳統,深入推進作風革命、效能革命。踐行“三法三化”,深入開展“當好排頭兵”高質量發展大競賽活動,不斷增強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本領、服務群眾的本領、防范化解風險的本領。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情懷,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多干打基礎、利長遠的實事,努力創造不負時代、不負人民的新業績。
保持廉潔之心。一刻不停推進全面從嚴治黨,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推動干部作風持續改進,永葆忠誠、干凈、擔當的政治本色。緊盯重點領域加強審計監督、統計監督,強化政府督查。習慣過緊日子,優化支出結構,嚴控一般性支出,把更多財力用于惠民利企。(昆明市融媒體中心 全媒體記者江楓 上官艷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