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科技“牛鼻子” 賦能產業拼經濟
- 時間:2024-12-30
- 來源:昆明信息港
- 瀏覽:46
今年12月,修訂后的《昆明市科學技術進步與創新條例》公布,將于2025年1月1日起施行,成為昆明科技體制改革領域的又一件大事。破解制約昆明科技創新發展的障礙后,將助力全市科技創新競爭力大幅提升。
今年以來,昆明市錨定省委“3815”戰略發展目標,圍繞“六個春城”建設,堅持創新在昆明市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不斷培育和壯大新質生產力。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全市2023年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150.71億元,同比增長16%,投入強度為1.92%,自“十三五”以來增速首次超過全國和全省平均水平,創歷史新高。全市2024年技術合同指標排名全省第一,截至目前,登記技術合同11204項、合同成交額151.06億元,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67.42%和84.92%,登記項數和成交額均在全省各州(市)中排名第一。
破癥結
今年5月,昆明市科學技術局以開展科技創新工作調研為契機,持續開展人才服務“三上門”工作,鼓勵企業積極申報人才項目,賦能創新發展。針對云南錫業新材料有限公司在人才培引方面遇到的問題,市科技局針對癥結“把脈問診”,送上昆明市人才服務指南,詳細解讀春城計劃、高端外國專家、高層次創新創業團隊等項目申報條件,結合具體案例,介紹科技人才對企業創新的重要性。
轉變服務方式是全市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的一項內容。近年來,市科技局深化“一企一策”“樓宇上門”等服務模式,利用各方創新資源發揮各類創新主體優勢,推動科技創新工作協同推進。今年以來,廣泛組織動員,向省科技廳推薦4家科技企業孵化器和16家眾創空間,截至目前,國家級科技型中小企業已入庫411家。市科技局還針對科技政策落地難、研發投入統計上報數據質量不高等問題,通過深化改革和制度創新,創新服務方式、拉近服務距離,繼續堅持實施科技服務團“532工作法”,截至目前共開展上門服務活動140余次,培訓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各類服務對象1000余家。
在優化科技服務的同時,全市以科技創新支撐產業體系現代化,推動產業持續突破。今年以來,市科技局落實省市一體化協同創新工作機制,積極組織企業(單位)申報省級重點科技計劃項目,50個項目在生物醫藥、農業、工業等領域獲得省科技廳立項支撐,爭取到省級資金8541.06萬元;13個省市一體化重大科技項目在關鍵核心技術研究開發等多個方面取得預期成效,共實現營業收入63.15億元。
搭平臺
10月10日,省科技廳官網發布通知,批準建設29家省重點實驗室,其中昆明占比超九成。市科技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以產業鏈發展和創新鏈布局需求為牽引,全市不斷擴大科技創新平臺增量、優化科技創新平臺存量、提升科技創新平臺質量。
在加速推進高能級創新平臺建設方面,今年,“遺傳進化與動物模型全國重點實驗室”重組成功,全市共有國家重點實驗室9家;全市新增“云南錫銦實驗室”,自2022年開展該項工作以來,全省6家云南實驗室全部落地昆明;新增云南省重點實驗室24家,累計達140家,占全省總量的83.8%;新增云南省技術創新中心9家,累計達22家,占全省總量的81.5%。
全市還布局建設產業技術創新平臺,圍繞生物醫藥、數字經濟等領域建設的25家市級企業科技創新中心,累計獲各項專利80項,形成技術標準9項,生產新產品(新工藝)25項,增加研發投入1.1億元,技術合同累計成交額3835萬元,共有27項科技成果得到轉化應用。通過整合國內外科技資源,國際科技創新開放合作質量不斷提升,截至目前共組織3批建設32個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建設。今年,中柬珍貴樹種繁育中心在柬埔寨落成,為推動中柬雙方在樹種繁育及保護方面持續加強合作貢獻力量。
此外,全市發揮人才在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中的引領作用,統籌推進各類人才隊伍建設。承辦首屆“春城計劃”高層次科技人才成果交流會,其中11項“春城計劃”高層次科技人才項目累計投入2230萬元,帶動項目承擔單位投入研發經費4408萬元,爭取到國家級、省級科研項目立項58項,實現經濟效益50.14億元,累計培養各級各類人才104名。
市科技局有關負責人表示,2025年是實現“十四五”科技創新規劃任務的關鍵一年,作為科技管理部門,市科技局將繼續深入實施科技創新賦能高質量發展七大工程,從深化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改革、改進和完善科技計劃管理、培育和壯大科技創新主體等方面持續發力,以科技賦能全市經濟產業高質量發展。(昆明日報 記者張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