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類重點群體創業就業 10萬元以下擔保貸款可享財政貼息
- 時間:2023-05-06
- 來源:
- 瀏覽:218
來源:都市時報
為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經濟健康發展,維護個體工商戶合法權益,穩定和擴大城鄉就業,5月4日,省政府辦公布的《關于促進個體工商戶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從健全完善政策體系、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著力提升發展質量等5方面提出22條措施,并公布了20項重點任務清單,促進個體經濟更好發展。
主要目標分3個階段
《意見》提出主要目標:到2025年,促進個體工商戶發展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平等參與市場競爭的環境更加優化,個體工商戶總數穩中有進,結構更趨合理,質量顯著提升,活躍度達到65%以上,實有個體工商戶數在全國排名上升1位。到2030年,個體工商戶活躍度力爭進入全國前列,每千人擁有個體工商戶數力爭進入全國前10位。到2035年,促進個體工商戶高質量發展的市場環境、政策環境和法治環境更加完善,個體工商戶在促進經濟發展、保障改善民生、帶動創業創新等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
多項政策
扶持個體工商戶發展
健全完善政策體系方面,多項政策措施給予扶持力度。其中,加大財政政策支持力度,鼓勵有條件的州、市、縣、區人民政府統籌安排個體工商戶紓困專項資金。省級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對符合條件的“個轉企”企業按照規定給予項目補助。
完善創業就業扶持政策。落實創業擔保貸款及貼息、就業補助、社保補貼等各項政策。積極支持高校畢業生(含大學生村官和留學回國學生)、復員轉業退役軍人、農村自主創業農民、返鄉創業農民工、脫貧人口、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就業困難人員(含殘疾人)、化解過剩產能企業職工和失業人員、網絡商戶、刑滿釋放人員等10類重點群體創業就業,對上述群體10萬元以下的個人創業擔保貸款,原則上取消反擔保要求,按照規定享受財政貼息。
強化金融政策支持。鼓勵融資擔保機構為符合條件的個體工商戶提供融資增信支持,對單戶擔保金額500萬元以下、擔保費率不超過1%的,按照規定給予擔保費補貼。落實降低個體工商戶支付手續費政策,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免收銀行賬戶服務費,減收人民幣轉賬匯款手續費、銀行卡刷卡手續費,取消部分票據業務收費。助力解決中小企業、個體工商戶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其中,落實階段性緩繳社會保險費政策,符合條件的有雇工個體工商戶,可按照規定申請階段性緩繳養老、失業、工傷3項社會保險費,緩繳期間免收滯納金。對因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社會安全事件等原因造成經營困難的個體工商戶,要結合實際加大資金救助、稅收和房租減免等政策幫扶力度。
各級政府要充分利用現有市場、閑置廠房等場地資源為個體工商戶開展經營活動提供便利,允許個體工商戶在規定時間劃定區域內擺攤經營。鼓勵支持個體工商戶參與特色商圈、步行街、便民生活服務、縣域商業體系等建設。在開展市容環境治理時要充分考慮個體工商戶經營需要和實際困難,有效實施引導幫扶,加強經營場所供給,避免“一刀切”關?;蛴绊憘€體工商戶正常經營。鼓勵支持個體工商戶發展線上經營模式,僅通過網絡開展經營活動的平臺內經營者申請登記為個體工商戶的,可以將網絡經營場所登記為經營場所。加快稅費政策兌現。
實施包容審慎監管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方面,推進準入退出便利化。實行個體工商戶登記智能化審批,推行個體工商戶電子營業執照、電子印章、電子發票同步發放應用。
提供集成高效服務、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秩序,加強交通物流、金融、公用事業等重點領域收費監督檢查,堅決制止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嚴厲打擊捏造散布漲價信息、囤積居奇、哄抬價格等違法違規行為。
實施包容審慎監管,在嚴守法律、安全底線的前提下,提高執法容忍度和發展寬松度,綜合考慮個體工商戶違法違規行為的情節、危害程度等因素,依法不予處罰或從輕、減輕處罰。強化事前預防,前移監管關口,建立健全事前指導、風險提示、勸誡、約談、回訪等制度,加強違法違規行為預防教育和敦促糾正,引導個體工商戶合法規范經營。
挖掘培養“老工匠”“老藝人”
著力提升發展質量方面,實施分型分類培育,將個體工商戶劃分為“生存型”“成長型”“發展型”,分型實施有針對性的幫扶措施。鼓勵支持“名特優新”4類個體工商戶創新發展,支持培育一批知名小店和“網紅店鋪”;鼓勵各地依托區域文化資源、地理標志產品等特色優勢,打造民俗旅游接待、土特產品銷售、特色餐飲服務等領域的經營樣板;挖掘培養以弘揚民間傳統技藝、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為己任的“老工匠”“老藝人”,打造更多小而美、小而精、小而專、小而優的個體工商戶;鼓勵個體工商戶積極參與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等新經濟形態,加快數字化發展,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經營。
深入實施“個轉企”行動,統籌推進具有一定規模的個體工商戶轉型升級為企業,通過多種方式幫助“個轉企”企業降低轉型成本。同時,提升質量管理水平、提高知識產權能力、支持融通協同發展。(都市時報全媒體記者 龐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