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新”逐“綠” 制造業轉型升級跑出加速度
- 時間:2024-12-05
- 來源:人民網
- 瀏覽:82
近年來,我國工業經濟實現跨越式增長,由制造業大國加速邁向制造強國,不斷強化產業基礎再造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推動制造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打造國家級產業集群,激活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神舟十八號成功發射;“甬舟”號盾構機組裝完成;全球首個超大單機容量海上風電場并網發電;我國造船市場份額連續14年穩居世界第一……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0月份,規模以上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6%,增速高于全部規模以上工業1.3個百分點,連續15個月高于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主要裝備行業中,電子行業增加值今年以來連續兩位數增長,對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增長貢獻率為20%,居工業各大類行業首位。
“近期,全國規模以上工業生產總體保持平穩,多數行業、地區和產品實現增長,制造業增速回升,裝備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支撐明顯,宏觀政策效應繼續顯現,工業產業結構持續優化。”相關負責人介紹。
與此同時,高技術制造業的支撐作用明顯,其中“低空經濟”發展迅速,成為經濟新增長點。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低空經濟規模超5000億元,增速超過33%。
在黑龍江哈爾濱,無人機從農作物植保、監測、病蟲害防治等方面顯著提高了作業效率,大大降低了農業成本;上海一家飛行器企業核心系統自主研發的無人機,巡航速度可達200公里每小時,“空中出租車”在未來有望成為現實。
“低空經濟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產業鏈條長,應用場景豐富,涵蓋航空器研發制造、低空飛行基礎設施建設運營、飛行服務保障等多個領域,對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具有重要作用,未來發展前景廣闊。”中國民用航空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隨著數字化進程的加快,數據成為新的生產要素,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業內專家建議,應以數據要素為核心,構建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理論創新體系,以數據為新生產資料,以人工智能為新生產工具,以數字空間為新發展領域,推動我國制造業實現更高水平的數字化轉型。
在轉型升級的過程中,中國制造始終堅持綠色低碳的清潔底色。一家位于浙江的紡織企業,通過在生產車間屋頂建設分布式光伏,年均發電約147萬度,每年節約標煤490噸、減排二氧化碳1274噸;一家廣東的手機制造企業,通過開發高強瓦楞紙箱、多密度一體成型EPP、薄蜂窩紙板等綠色包裝新材料,為綠色環保注入科技動能。
此前印發的《關于加快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7年,傳統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水平明顯提升,并明確了一系列具體目標。其強調了傳統制造業的重要性,旨在進一步鞏固增強中國制造業在全球產業分工中的地位和競爭力,推動由制造大國走向制造強國。
工信部相關負責人表示,要完善制造業綠色低碳發展促進政策,健全工業節能節水、減污降碳等領域標準體系,要加強節能降碳技術和產品研發與推廣應用。構建綠色制造體系,完善綠色制造標桿培育機制,創建一批綠色工廠、綠色供應鏈、綠色工業園區。
“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低成本競爭優勢向質量效益競爭優勢轉變;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制造向綠色制造轉變;生產型制造向服務型制造轉變,是我們制造業轉型升級需要面臨的四個轉變?!鼻迦A大學教授王建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