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推動云南“雙碳”經濟轉型
- 時間:2023-05-15
- 來源:
- 瀏覽:186
來源:云南網
雙碳”經濟以實現國家“雙碳”戰略目標為導向,以綠色發展理念為指導,以高質量發展為要求,以綠色低碳技術為支撐,是低碳經濟的升級版,正在成為重塑全國經濟競爭新格局的強大力量,有望成為部分省份換道超車的戰略機遇。云南是綠色資源大省、國家西南生態安全屏障,具備推動“雙碳”經濟轉型發展的基礎和條件。
云南發展“雙碳”經濟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基礎不夠實。云南非金屬礦物制品業、黑色金屬冶金業等6大主業不僅是云南工業發展的主力軍,也是碳排放的主力軍(約占全省碳排放總量的81.47%)。這使得云南經濟增長和節能減排降碳形成了較為嚴重的路徑依賴,不利于“雙碳”經濟發展。
動力不夠足。一方面,政府碳排放“雙控”尚未形成硬約束,企業主動和被動實施綠色低碳轉型的動力不足,“雙碳”經濟的需求尚未釋放。另一方面,國內碳交易仍以碳排放配額交易為主,中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機制下項目產生的“中國核證自愿減排量(CCER)”作為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重要補充,該項工作自2017年暫停以來尚未重啟,工作暫停前云南省僅有26個項目獲得減排量備案。
項目不夠優。當前,云南林業碳匯項目普遍表現為數量少、周期長、流程多、收益低、不穩定等特點,導致落地艱難。目前尚未完全掌握我省各重點領域的減排潛力,又缺乏科學整體的開發規劃,缺少專業的咨詢服務機構等問題。林業碳匯項目受方法學制約嚴重,項目土地須是2005年2月16日以來的無林地,我省符合要求的土地較少,或屬于極困難造林地。
政策不夠準。云南尚未針對制約節能減排降碳的“卡脖子”問題形成有效的解決方案,例如,綠色硅鋁項目的落地導致用電需求激增,可再生能源電力建設滯后于項目用電需求增長,電力供需失衡、綠色電價競爭力弱、能耗“雙控”約束導致項目缺少用能指標未能投產等,2021年全省電解鋁產能利用率不足50%,嚴重制約我省工業經濟發展。類似問題也可能導致云南在全國新一輪低碳經濟競爭中落伍。
清潔能源價值未能得到充分體現。一是我省水電上網電價偏低,目前云南水電平均上網電價約為0.198元/千瓦時,低于全國平均水平,水電未能享受風光新能源電價優惠及其他相關支撐政策,目前電價調整機制未能體現日益凸顯的水電資源稀缺屬性。二是外送水電的碳減排價值未得到充分體現,截至2020年6月,云南西電東送電量已累計突破1萬億千瓦時,據測算,相當于為受電地區減少標煤消耗2.9億噸、減排二氧化碳7.7億噸,但這些減排效益未能以經濟效益體現或抵扣我省能耗總量、碳排放量等。
云南推動“雙碳”經濟轉型的對策建議
“雙碳”經濟對云南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戰略機遇,必須要提出大思路、推動大落實、實現大成效。一是強化頂層設計。要研究出臺云南“雙碳”經濟發展規劃和實施方案,精準解決“卡脖子”問題,率先建立碳排放“雙控”機制,努力打造成為“雙碳”經濟強省。二是完善“雙碳”市場體系。學習借鑒海南經驗,申建云南國際碳交易中心。以林業碳匯為重點,構建林業碳匯產權機制、利益歸屬、供求機制、價格機制、風險機制、融資機制。探索開發跨境碳金融產品,打造面向全國和南亞東南亞的林業碳匯市場。三是培育“雙碳”特色產業。繼續發揮可再生能源優勢,深入推進可再生能源利用。因地制宜發展風電、光伏發電項目,進一步提升可再生能源供給能力。大力發展氫能產業,加快發展地下儲能固碳產業等。四是強化優質項目儲備。利用大數據技術建立全省林業碳匯儲量、造林成本等數據庫,逐級分解落實減排指標,增加林業碳匯有效需求,合理規劃布局全省林業碳匯項目。五是爭取政策認可。積極爭取國家對云南水電外送碳匯貢獻的認可。六是搭建“雙碳”大數據中心。建議由云南數字經濟局牽頭,打造云南“雙碳”大數據中心。通過對全省能源網絡進行實時監測、核算和控制,推動綠色能源與傳統化石能源在生產、儲運和利用等板塊互補。打造重點行業“雙碳”公共服務平臺,建立重點工業產品碳排放基礎數據庫,建立云南省的碳資產開發管理平臺等。七是開展“雙碳”經濟示范。建議省發改委、省工信廳和省生態環境廳合作,圍繞“雙碳”經濟發展,在全省開展示范引領。創建10個“雙碳”技術開發區,圍繞低碳技術開發與轉化進行示范。八是推動“雙碳”國際貿易。積極面向南亞東南亞國家宣傳我國推行“雙碳”目標為地區帶來的巨大機遇。推動中國(云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創新碳匯資源跨境交易機制。推動與南亞東南亞國家綠色金融合作,探索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的高水平綠色貿易聯盟。九是提高認識加強動員。建議由省生態環境廳牽頭,廣泛動員各級黨委、政府,社會各界和人民群眾積極行動,順勢在云南來一場綠色低碳觀念的大變革,掀起“雙碳”經濟強省建設的熱潮。